世界环境日|减塑捡塑,低碳共生
2023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。
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鼓励全世界对环境的认识和行动的主要工具,也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、提高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。
1972年6月5日,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,通过了著名的《人类环境宣言》及保护全球环境的“行动计划”。提出“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”的口号。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。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“世界环境日”。
今年,世界环境日的口号是“减塑捡塑”(BeatPlasticPollution);我国的主题是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”。据悉,上一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塑料污染列为世界环境日主题,是在2018年,当塑料污染又一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,防治塑料污染刻不容缓。
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,约有900万人从事聚合物生产和塑料加工行业,全球塑料的生产和使用呈指数级增长,塑料产量从1950年的200万吨飙升到2022年的4.3亿吨。而据经合组织数据,全球只有不到10%的塑料被回收利用。轻质、坚固、廉价的塑料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、社会和经济中,但其快速增长对环境、人类健康和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。目前,全球每年生产约4.3亿吨塑料,超过2/3是使用寿命较短的产品,很快就会成为废物,并且在一次使用后数量不断增加。如果一切照旧,到2060年,全球塑料产量将增加两倍。
日前,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《切断根源:全世界如何终结塑料污染,创造循环经济》数据显示: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人类和地球健康的严重威胁,它驱动着气候变化、生物多样性丧失、污染和废物这三重地球危机。
在过去的70年里,塑料为人类带来了诸多益处。但同时,全球塑料污染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。塑料具有排放持续性和环境持久性的特点,其风化后的大量为塑料颗粒具有复杂性和流动性,使人们难以预测其堆积方式和潜在影响。
塑料污染大数据
01 全球每年产生近4亿吨塑料废物
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,塑料废物数量增加了两倍以上;21世纪的前十年间,全球塑料废物的产生量已经超过了过去的四十年。如今,全球每年产生将近4亿吨塑料废物,几乎相当于全球人口总重量。
02 2050年塑料产量将达到340亿吨
20世纪50年代以来,全球已经产生了超过80亿吨塑料,据联合国环境署预计,2050年全球初级塑料的产量将达到340亿吨,如何加强塑料废物的回收和管理,成了全球性的紧迫问题。
03 仅9%的塑料被回收利用
至今为止,全球已经产生了数十亿吨的塑料废物,其中只有9%得到了回收利用,只有12%的废塑料被焚烧,而大部分都被丢弃在自然环境中,或被埋在垃圾填埋场中,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分解。
04 全球85%的海洋垃圾是塑料废物
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,全球85%的海洋垃圾都是有塑料废物构成。目前海洋中已经发现了0.75万至1.99亿吨的塑料废物。到2050年,海洋中或将有9.37亿吨的塑料废物,而99%的海鸟将食入塑料,影响海洋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。
面对塑料污染,该怎么做?
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2022年3月通过了《终止塑料污染决议(草案)》,计划到2024年达成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,设计塑料制品的整个生命周期,包括生产、设计、回收和处理等,以推动全球治理塑料污染。
今年五月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《切断根源:全世界如何终结塑料污染,创造循环经济》报告提出,如果各国和企业利用现有技术进行深入的政策和市场转型,就可以在2040年内减少80%的塑料污染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,报告建议首先淘汰有问题和不必要的塑料,以缩小污染问题的规模。随后,该报告呼吁进行三大市场转变:重复利用、回收利用以及调整市场定位和实现产品多样化。为实现上述目标,需要采取如下行动:
1.加强废弃物回收管理:改善废弃物管理系统,建设合适的基础设施接收塑料垃圾,加强垃圾分类管理,确保其中绝大部分可以被回收使用。
2.提升产品可回用特性:通过优化和创新产品设计,在整个塑料产品价值链中促进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实践,增强产品可循环利用特性。
3.改变消费和生产行为:让消费者认识并参与解决塑料污染问题,以影响市场并激发消费及生产行为的改变,减少非必要塑料产品使用。
4.淘汰可替代塑料产品:通过逐步淘汰不必要的、可避免的和有问题的塑料用品,用替代材料、产品和服务取代,从而堵住污染源。
5.加强全生命周期监测:通过有效的监测来确定塑料的来源、数量和归宿,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塑料废弃物。
本文由「
低碳材料创新 」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,欢迎分享和转发。
原文地址:
https://lcmi.org.cn/72.html 发布于
2023年7月6日